
高中部 王欢《给天使缝补翅膀》—西山学校第四届关爱演讲决赛
2014-04-03 09:40:39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几年前,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那里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学生送给她一幅十字绣,上面绣着一个优雅的女人,弯着腰,左手抱着一个鼻涕兮兮的脏小孩,右手拿着一根针,起初于丹并没看懂这幅十字绣是什么意思,后来她从十字绣的镜框里抠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凡尘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受伤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一直在寻找着能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于老师,在我的世界里,这个人,就是您。”给天使缝补翅膀,这是我听到的对老师这个角色最浪漫、最动听的诠释。这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无限的向往。
三年前,我满怀着激情来到了西山学校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然而当梦想照进现实,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和诗意。我也会因为孩子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大动肝火;我也会因为自己的付出不被理解而黯然神伤;我也会因为他们的无礼莽撞而委屈泪下。但我能因此而放弃吗?不,我不能!为这些折翅的天使们缝补翅膀,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是的,我不是上帝,我无法去救赎每一个人,但我会用爱的针线去缝补天使们受伤的翅膀,带领他们一起穿越风雨披荆斩棘踏上回家的路!
还记得陈维新,一个一脸倔强,满身桀骜的男孩。我曾经满怀着热情试图走进他的内心,可换来的确是冷冰冰的一句“你不用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我爸妈都不管我,你管我干什么?”十六七岁,本应是充满热情、充满活力的年纪,可为什么眼前这个男孩却是这么冷漠、这么叛逆呢?在他的一篇以家为话题的大作文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陈维新是一个留守儿童,13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从国外探亲回来的父母,直到现在他和父母的交流都很少,也谈不上什么感情。看来这是一个缺乏亲情关爱的天使,他把自己藏在用叛逆和冷漠做成的保护壳里,拒绝任何一个人的靠近。
后来我找到陈维新妈妈的联系方式,把他的那篇作文给他的妈妈寄了过去,并要求这位母亲给自己儿子回一封信。自此以后,陈维新的脸上少了几分冷漠,多了一些笑容,上课也开始打开课本听讲了。每当遇到简单一点问题,我都会故意点他起来回答,回答对了,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他鼓掌。慢慢地我感觉他在期待我点他回答问题了,他的眼神里写满了被人关注的渴望。我知道这个孩子已经试着敞开心扉,接纳外面的世界了。
有一次晚自习,一个学生在戴着耳机听MP3,居然还自我陶醉地大声唱起来,我走过去让他把MP3交出来,说了几遍他都纹丝不动,照旧引吭高歌。我有点生气了,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他摘下耳机,很夸张地扯起嗓门说:“啊,老师,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全班同学都静了下来,看着我们俩,浓浓的火药味在教室里弥漫。就在这时,四组那边一个很响亮的声音:“汪鹏,你敢欺负老师,我跟你没完!”我回头一看,是陈维新在替我打抱不平。虽然是一句很还孩子气的话,但是我心里却莫名的感动,这个孩子已经知道关心他人了,他心底的坚冰已经慢慢融化成涓涓细流,滋润了他的心,也温暖了我的心。面对这些断了翅膀的天使, 我们所该做的除了包容和理解,便是用真心去爱他们,呵护他们,用爱的针线去给他们缝补受伤的翅膀,带着他们踏上回家的路。
还记得王耀锌,那个因为说话有点口吃而被其他同学们嘲笑的孩子,他无助的眼神让人心疼;还记得童思芳,那个因父母离异而变得自卑沉默的女孩,她紧锁的眉头让人担心;还记得陈华,那个一直在努力而成绩却不见起色的孩子,他的自暴自弃让人着急……看着这些迷途的天使,我为他们而心疼,我要帮助他们,为他们缝补受伤的翅膀,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喊,我要让这些孩子们的眼神不再无助,让他们的眉头不再紧锁,让他们脸上绽放出青春最美丽的笑容!
付出真心,才会收获幸福。走在校园里,我喜欢听孩子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老师,你太瘦了,要多吃点饭啊 !”“老师,这次月考我语文考了第一,我很牛吧?”“老师,看到你抽屉里的喉片了吗,注意保护好嗓子哦!”虽然还是些孩子气的话,但听了总感觉很欣慰,很满足。他们,这些孩子们,不就是上帝派到我身边的天使吗?因为有了他们,我的教师生涯才更加多姿多彩,也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命才更加丰富充实!
为天使缝补翅膀,不仅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怀着很沉很重的责任去缝补很柔很美的翅膀。我期待着有一天 ,这些天使们能够重新挥舞着着翅膀,飞向天空,那时,我会昂起头,骄傲地看着我的天使们一直向上飞,再向上……那时,我一定微笑着送他们离开…
相关热词搜索:王欢
上一篇:高中部 王海波《多 年 以 后》—西山学校第四届关爱演讲决赛
下一篇:高中部 吴学峰《请让我为你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西山学校第四届关爱演讲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