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 孙吉红《浅谈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德育论文
2014-06-29 11:01:43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摘要: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生活独立的能力,时间独立的意识,独立学习的习惯,思想独立的个性,独立管理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早些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现代人。
关键词:独立的个性与能力 意识 习惯
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学生的成长却出现了“三大三小”的奇怪现象: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其实目前的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有绝对比例,因而娇气、矫情十足,而严重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成长的空间,应该放手让他们做他们喜欢做和能做好的事情,让他们心灵的空间大一点,自由多一点。这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释放学生的空间,放开学生的双手,还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找回自已,让“自已”在生活中体验社会的方方面面。基于此,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与能力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培养学生生活独立的能力。作为高一新生,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不适应的情况,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足——校服都是穿了再穿,生病了熬着也不去看校医,天冷了不加衣,饭卡没钱了,就不去吃饭。在一次与家长的聊天中我得知,班里有个同学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回家,而且都是哭着说想家想父母。于是我平时经常找她谈心,问问最近生活方面的小事,聊聊学习上的心得,一个多月后,我在她的周记里看到这样一段话:“我现在长大了,应该独立了。”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很多同学都无法马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首先与其父母做一定的沟通交流,协调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色,以及一些以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尽量与家长在各方面取得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建立一个家庭与学校共同建立的良好的教育平台。其次,在班内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进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使之尽快适应高一(7)班这个新集体。只有消除了生活的烦恼,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时间独立的意识。较之初中生活,进入高中以后,学校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应该说相当明确的导向,规划比较科学。这对于学生自我安排各个学科的时间的要求就很高。每天,他们要面对各科大量的作业,如何在时间上做一个有效的安排,如何学会面对快节奏的生活。这将会使孩子终身获益。其实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量体裁衣,制定相应的学习时间表。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休息,每天在特定时间内安排哪一门科目的预、复习,都作明确的规划,应该说这对于一些没有学习规划的同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不仅是学习时间的安排,还应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一点,可以通过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入手。短期目标相对较小,着眼于近期学习成绩的考察,比如,“在下一次考试中全年段名次前进五名”,而长远目标则是对自己整个学习状态的一个规划。
第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就是在学习上逐渐产生自信的一个过程。一个做题时总是想和别人对答案的同学,一定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别提让他去面对生活中的很多抉择了。班主任一方面做一个情绪疏导者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这种同学建立自信。例如,可以委以“小”任,当他能较好完成工作时,及时给以全班性的表扬鼓励,慢慢培养他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还应与各科任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做到批评、表扬都有根有据,批评尽量小范围内进行,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尊重;表扬则要全班性,使学生个体逐步建立自信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全班良好的独立学习的风气,比如,我和全班学生约法三章:一、独立作业,不要稍微遇到一丁点问题就请教别人;二、要求每个学生制定课余补习计划,充分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补习自己不足的科目,争取全面掌握知识;三、自习课安静独立学习,不影响他人,为自己和他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每个学生逐渐养成了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也就上来了。因此,只有一个同学们都独立学习的班级,才是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第四,培养学生思想独立的个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处世态度、沟通方法都是他们在生活中逐渐体会和形成的。理想、信念、榜样的作用巨大,也是需要班主任不断强化的。适当在班会课上讲讲社会上的一些时事或是他们平时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小毛病,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或提醒学生注意仔细观察,更重要的环节是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此一来,真正做到寓教于生活的点滴。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与思想品质的升华。因此,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的种子,并让学生学会独立去观察思考周围的一切,抛却身边的假、丑、恶,感悟身边的真、善、美。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班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任课老师、家长的意见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当学生的思想学会了独立,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也就更加成熟了。
第五,培养学生独立管理的能力。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就是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班主任就好比父母,如果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公发挥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引导。比如班会课,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去主持。经过锻炼,许多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当然在这方面,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先有得力负责的班干部,班干部必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认真负责、主动性强,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二是要注意克服懒散主义作风。如果班主任视学生自我管理方式为班主任个人的不管不问,认为一旦把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就无需再插手管事了,对学生的事务很少过问,甚至不过问,那么班级管理必然会出现严重问题。殊不知,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良性发展。离开班主任的外在制约,单纯的学生管理会使班级走向松驰和混乱。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冗的。在生活上,学习上,对学生要有父母般的关爱, 细致入微的观察,要有着朋友般的了解,更要有师长的智慧,旁观者的清醒。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理想,有情感,有个性。他们渴求知识,具有潜在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让我们的学生早些脱离父母的羽翼,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砺,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现代人。
上一篇: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 田立国《浅谈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论文
下一篇: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 林春详《浅谈中学教师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