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二语文优秀教案
2013-12-24 09:26:43 来源: 点击:
课 题 | 六国论 | 主备人:富芳芳 | 使用人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技能 |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
||||
过程 方法 |
诵读------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小结 | |||||
情感 态度 |
1、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的意识 。 |
|||||
教学 重点 |
本文的写作目的: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 |||||
教学 难点 |
史论内容:本文以史实为据,而叙史高度概括,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 |||||
教学步骤 | 教师自主 补充内容 |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略 二、作者简介:见课件 三、分析课文 1、诵读课文:准备工作:疏通字词读音 诵读第1段。 诵读指导。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翻译课文,理解重要词语:学生翻译,教师小结(见课件)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诵读第2段。 1.诵读指导。 (1)师生翻译课文,理解重要词语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 以,当释为 “在”。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⑦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作业: 1熟练翻译课文1、2段,争取背诵。 2. 准备诵读第3、4段。 |
||||||
课 题 | 六国论 | 主备人:富芳芳 | 使用人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技能 |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
||||
过程 方法 |
诵读------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小结 | |||||
情感 态度 |
1、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的意识 。 |
|||||
教学 重点 |
本文的写作目的: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 |||||
教学 难点 |
史论内容:本文以史实为据,而叙史高度概括,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 |||||
教学步骤 | 教师自主 补充内容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翻译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师生翻译重点词语及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见《史记•赵世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翻译及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作业:流畅地翻译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
||||||
课 题 | 六国论 | 主备人:富芳芳 | 使用人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技能 |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
||||
过程
方法
|
诵读------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小结 | |||||
情感 态度 |
1、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的意识 。 |
|||||
教学 重点 |
本文的写作目的: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 |||||
教学 难点 |
史论内容:本文以史实为据,而叙史高度概括,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 |||||
教学步骤 | 教师自主 补充内容 |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翻译四段。 二、诵读第5段。 1.师生翻译课文:生翻译,师总结。(见课件) 2课文分析: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3.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苏辙《六国论》见课件)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三、作业:课时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