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课时 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二语文教案
2014-02-19 09:25:06 来源: 点击:
课 题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备课时间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主备 | 富芳芳 | 审核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技能 |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 |||
过程方法 | 诵读、自主学习、梳理文意、揣摩重点字词、简要评析孔子思想。 | ||||
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热爱优良文化传统,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 ||||
教学重点 | 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 ||||
教学难点 | 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借鉴其立身处世之道。 | ||||
教学步骤 | 教师自主 补充内容 |
||||
第三课时
一、故事导入孔子十七岁时,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二、学生自主学习第4节,揣摩重点字词的含义,梳理文意。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4)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三、学生尝试对4节进行简要评析。 老人要两个儿子来拜见子路,说明他知道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可废弃的,但是他隐居躬耕,又说明他废弃了君臣之义。孔子认为君臣之间的伦理准则是不可废弃的,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仁义而非谋利,虽然已经知道道术不能推行了,但是孔子仍然坚持不懈,突出了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惊人的执著。 四、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提示:孔子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五、教师小结 六、当堂检查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掌握下列通假字。 (1)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2)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3)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4)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 (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6)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7)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3、古今异义词: (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 今:妻子的父亲 (2)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3)不仕无义:古: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 今:没有义气 七、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
上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课时 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二语文教案
下一篇:《4.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二物理优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