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部 刘静《浅谈音乐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09:49:05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浅谈音乐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西山学校高级中学高二音体美组 刘静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的很到位。我认为,老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教学生如何做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得多。尽管我们都知道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花了功夫去做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做的不好的人肯定也多,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愿意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说出来,与大家探讨。
目前,从整体来看小学音乐教学相对正规,初级中学相对而言次之,尤其是初三年级,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音乐课,课表上的音乐“二字”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学生到高中,音乐基础差,就显得很普遍了。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冲动。上课由于基础差而听不懂,肯定坐不住,如果老师不耐心的对他们加以引导,甚至说话不注意语气,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个别人还会跟老师唱对台戏,使课堂教学进行不下去。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操之过急,虽然出于好心,但学生不理解,产生了一些矛盾。比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怎么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作品的调式、曲式结构、音乐要素及其表现手段等),不给学生讲吧,前后知识不能衔接,学生无法理解,给他们补讲吧,联系到很多知识,既费时间,学生还觉得枯燥,不如听点流行歌曲来的痛快,听不进去的人难免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在合唱训练中,有的学生音准不好,唱不准音,尤其遇到多声部作品,单旋律都唱不准的人夹杂其间,其效果可想而知。出于希望学生都有尽可能好的音乐素养的美好愿望,我对他们耐心、反复的训练,虽然部分同学有兴趣,却还有个别同学不乐意,故意怪叫,我说“有的同学不是在唱,而是在叫”,他们便不高兴了,他们认为只有动物才会叫,“叫”字用他们身上,有贬低之意……真令我不知道怎样解释。
介于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反复思考、请教、看书,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谢家幸认为:现代教育观念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的灌输或园丁式的教育,而是师生平等交流,交流式教育强调教育的最佳效果产生于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中,老师是否从无限主体的角色转换成有限主导的角色;教学过程是否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高中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观念,有了一些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老师始终把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耐心引导他们进步,那么他们最终会以真心回报老师,他们会尽自己努力,也一定能取得进步。反之,老师不能坚持平等的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一旦学生对老师的表情、语气或语言表达方式的细微变化有所觉察,他们会想得更多,那么距离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的日子也不远了。
二、遇到问题不能急躁。通过与学生的多次沟通了解到,其实每个学生都不坏,都是好样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得到老师的认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进步,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和老师对着干。尤其是我们西山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唯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开导他们,主动与他们沟通,一切从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步。老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差而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这样,即使是出于好心,也会伤了学生自尊。我们学校的学生合唱队中有一位同学准音很不好,但他又强烈要求要来参加训练,好几次我都想劝他退出,但没好开口,因为他实在是太认真了,每次训练他都早早的来到教室,在训练中非常认真,下课还不愿意离开,总是请教一些基本的、常识的问题。我确实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的音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完成自己所在声部的旋律了。所以我认为,老师不要怕再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遇到失败,哪怕失败一百次,只要你坚持,也许下一次你就会取得成功。
三、放下老师的架子,经常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伟大领袖毛主席都曾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何况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想我也能做到。在听取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以后,我受益匪浅,于是在又一次上音乐课的时候,面对全体同学,我首先真诚的检讨了自己过去的欠妥之处,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没有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总认为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就该听我的。我们的学生真是好样的,不愧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不愧为西山学校的莘莘学子。一旦他们感觉到老师的诚意,立刻也进行了自我批评,他们认为,上课不带书、做其它事情都是不对的,尤其对自己的素质提高极为不利……。我们交流的那么自然,那么彻底,出乎我的意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榜样的力量。我认为我的收获太大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真正实践一下,你才会理解他的含义。只要老师没有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对学生有耐心,那么顽石也能炼成金。
四、面向全体,最低要求,循序渐进,分别对待,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我校校长的寄语为“开心工作,愉快学习”,这就是说让我们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关心每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当然更应该这么做。众所周知,音乐不是高考学科,对全体学生要求都那么高,无疑是不现实的。要树立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必须面向全体,分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全体学生而言,提出总体要求,要求他们尽可能学好每一门学科,当然包括音、体、美,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尽量高一些,有利于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提出最低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告诉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参加社交活动,难免要唱唱歌、跳跳舞,如果不敢唱,或男士因听不出音乐节拍,即便勉强敢请女士跳舞,却老踩到人的脚,可能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对于想学好的同学,则提出相应的目标,希望他们尽可能把教材上规定的知识掌握好;对于艺术尖子,还要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同时勉励他们参加音乐特长班的训练,扩大知识的深度。当然,培养出多层次的学生,也是教育的必然结果。
正确处理好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师生的双边关系是顺利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多花功夫,改变传统的教育意识,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处理好师生关系,比教学本身还要重要得多。只有首先处理好了师生关系,树立起现代教育观念,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优秀的、多层次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刘静
上一篇:高中部 刘靖《浅谈用积累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高中部 卢云《中国历史教学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