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强化“四个重视”让学生愉快学习》—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0 10:12:10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一年来,全校教职工都把“开心工作,愉快学习,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做为西山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把开展“开心工作,愉快学习”的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其中“四个重视”是让学生愉快学习的好经验,值得推广。

 

福建西山学校督导室

 

2005年3月11日,张文彬总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提出:“我希望我们的员工都能够开心地工作,并营造学校愉快、舒适的教学与工作的环境,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他吹响了我校“开心工作,愉快学习,构建和谐教学氛围”的进军号角。

一年来,全校教职工都把“开心工作,愉快学习,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做为西山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把开展“开心工作,愉快学习”的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其中“四个重视”是让学生愉快学习的好经验,值得推广。

一、重视无声语言的应用

什么是无声语言呢?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即情绪、手语、眼神等)、文字语言(即作业批语、点评、板书设计布局等)和声音伴侣(即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等)的总称。它属于课程目标中的情感范畴。大家对张总校长的话语一定记忆犹新。张总校长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我们的领导首先要从我做起,自己先笑起来,再让员工笑起来;教师、教练先笑起来,再让学生笑起来。产生了‘骨牌’效应,就有师生的和谐关系”。这里说到的“笑”就是无声语言。这也说明了“笑”的力量!大家知道,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声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还必须知道,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他的许多实验中得出这样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无声语言的作用还大于有声语言的作用!

那么,如何重视无声语言的应用呢?

首先,教师要让精神感人。教师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就有饱满的情绪、慈祥的笑脸、炽热的激情,就会对学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教师做到了精神感人,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越高,师生感情就越融洽,教学效果就越好,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教师在教学时,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课堂心情舒畅,精神抖擞,表情自然,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学生心里明白:“我们亲爱的老师就要给自己上有趣的课了!”同学们鸦雀无声,聚精会神。教师那慈祥的笑脸,化解了学生心中的疑虑和胆怯,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那炽热的激情,使学生胸中燃起了“求知”和“创造”的烈焰,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让每个学生在知识的身躯里,都有教师真实情感的血液在流畅,学生怎么会学不好知识呢?

其次,教师要让手语教人。大家知道,优秀的交通警察打着无声的手语,指挥着数以千计的车辆、人流使他们井井有条、川流不息。同样地,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恰当地运用手势,来增强语言力度,使学生更深透地理解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是:手语沟通师生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再次,教师要让眼神动人。眼睛是传递信息的窗口。教师要让自己有一双动人会说话的眼睛。眼神既应活泼、明朗,又应热情、温柔。目光千变万化,丰富多采;欣赏的目光中有褒奖,亲切的目光中有安慰,惋惜的目光中有期待,严厉的目光中有关注;冷峻的目光提醒注意,深沉的目光发人深省,敏锐的目光洞察心灵;审视中有了解,凝视中有叮咛,对视中有压力,扫视中有责备,巡视中有检查,……。教师的视线,应该注意全班,面向全体。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尽量环视教室内的每一个学生,通过视线与学生交换信息,促进师生信息反馈调节。这是眼能传神总关爱,心有灵犀一点通。

最后,还要让“声音”激人。一个教师,在上课中,讲解时,要注意声音伴侣的分寸。即注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停顿等。教师的声音轻重要得体,速度快慢要适度,要突出重、难点知识的重音、逻辑的重音,做到字字清晰、声声入耳、句句明了。这样,使无声语言能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激人兴趣,引人注意,促人思考。

概括起来说,重视无声语言的应用,教师在上课时应多一点精神,多一些笑声,努力做到“让精神感人,让手语教人,让眼神动人,让声音激人”。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种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评语一个板书,恰当使用,优化应用,都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潜藏着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获得主体动力,主动探索,愉快学习,奋发上进!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

如果是一味地减负,那只是减轻了学生学习上量的负担,而没有根本上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情绪,就好比虽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没有彻底治好病一样,治标不治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如果让我们去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力气活,就会觉得腰酸背痛,非常吃力,非常痛苦;而如果让武术爱好者去打一场武术套路,大汗淋漓,体力消耗极大,但他们仍会精神愉快,企盼再战。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前者枯燥无味,心里不乐意,所以感觉吃力;而后者紧张剌激,富有挑战性,所以觉得轻松愉快,企盼再战。由此看出,主观上是否乐意接受,会直接影响着行为的过程和效果。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靠的是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摘取了数学上的皇冠。他整天遨游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着数学带给他的乐趣。他在学习中的付出,是我们常人不可想象的,工作量是我们常人的几十倍、几百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减负”的范围,但在学习过程中,他根本就没有“学习负担”的感觉,没有半点苦学、厌学的烦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兴趣是引发学生愉快学习的根本。在教学中,每位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精神振奋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常,新课导入,要激发兴趣;探究求知,要引发兴趣;实践应用,要发展兴趣;综合运用,要拓展兴趣!这样,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喜欢学校,学生也就愉快学习了。

三、重视学生学习的评价

心理学指出: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便感到一种心理满足,甚至喜形于色。这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这样的满足和兴奋,又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他们内心也想表现,也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认可。这其中起杠杆作用的就是学习评价。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可以说,评价是引诱学生愉快学习的关键。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应采取即时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当学生受到挫折时,应采取延时评价,让学生有时空反思;当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时,应采取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都有乐趣。总之,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积极的、有效的、宽容的、弹性的,多看看学生的进步、发展,在激励评价中让他们尽情地享受成功,愉快学习!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涉及到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大家知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教师不断地往“容器”里灌输知识,学生索然无味,怎么会学好知识呢!新课程理念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比如,合作学习就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同龄儿童在一起,,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往往学习成为一种很愉快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现代教学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核心是自主学习。当学生自主发现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当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要适度引导;当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组织。这样,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增加教学效果。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还有讲解法、练习法等,这些传统中好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很好传承应用。总之,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方式和方法要有机结合,和谐统一,让学生进行愉快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如果能强化以上“四个重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质量兴校”的目的,最后,让我们团结在西山教育集团的旗帜下,为力创中国民办教育第一品牌携手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中部 周元元《浅议利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高中部 陈金和《聚精会神搞课改 理直气壮抓质量》—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