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一历史集备教案
2014-03-11 09:04:58   来源:    点击:


  古代中国的经济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 吴学峰 审核 张玲玲



知识技能 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梳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练习充实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会学生纵向整理历史的能力,使用表格法和图示法等。
情感价值 通过对古代经济的学习是学生认识经济发展离不开符合潮流的经济政策以及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教学重点 归纳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探讨古代经济政策的利弊,分析清朝后期经济落后的原因
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小结、
作业布置、教后反思(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教学手段、方法
<导入>
本专题主要复习中国封建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希望同学们通过分组归纳概括来完成本课的复习任务,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知识归纳和整合的方法。
<新授>             古代中国的经济

时代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城市
春秋战国 1.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并用于农业生产;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2.开始用牛犁耕地并逐渐推广。
3.兴修水利。中原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芍陂;李冰在长江流域修都江堰;郑国在渭河建郑国渠。
1.冶铸业中使用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2.青铜铸造工艺有更新。出现金银错技术。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雕铸艺术中的珍品。
3.漆工艺中采用夹纻技术。
4.纺织业有发展。长沙楚墓出土麻布残片。
5.煮盐业发达。已开发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6.商周时酿酒业发达;春秋战国时用曲造酒。
7.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载齐国官营手工业发展情况。
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在中原地区相互交流。 出现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
魏晋南北朝江南开发 江南农业开发区域扩大;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和成都平原是产粮区。 1.丝织业:吴国培育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蜀国产蜀绵,行销吴、魏。
2.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
3.造纸业:建业和扬州是当时南方的造纸中心。
南方商品经济比北方相对活跃。  
隋唐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农田灌溉:隋开凿大运河,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江南兴修水利超过六朝总和。筒车是新的灌溉工具。
3.江东出现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
4.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政府征收茶税。
1.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中原和江南分布众多的瓷窑;铁产地有一百多处。
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有“海上霸王”之称的海船;唐初洪州造五百艘海船。
3.分工细,品种繁多,出现新产品。如丝织品中有绫绵等;陶瓷业中的唐三彩,唐代青瓷中出现秘色瓷。
4.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冶铸业中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造船业中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丝织业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1.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有接待客商的店肆。
2.水运以运河和长江为主。
3.隋铸五铢钱,“开元通宝”成为唐通用货币。
4.市场发达。有固定的“市”;政府设官管理物价和征税;出现最早银行雏形“柜坊”,比欧洲早六七百年;唐后期出现夜市;农村定期举行草市。
5.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长安和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和国际大都会。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在唐后期成为著名工商业城市,有“扬一益二”之说。
明清 1.明代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
2.明代由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成为高产农作物。
3.清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1.生产工具革新,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明代嘉兴的“纱绸机”。
2.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产品种类。双色套印技术推广。
3.分工日益细密,促进行业社会新分工。如江南织染业。
4.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明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日出铁产量高。
5.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明中后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丝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前期缓慢发展。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
3.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汇集各地特产。
4.商品经济渗入农村,江浙地区出现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
1.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重点讲解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移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增加了南方农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人民和北方南迁人民的辛勤劳动;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等。
(2)南移过程:六朝时,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成为重要的产粮区;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朝后期,扬州、益州成为长江流域的两个商业都市,有“扬一益二”之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明清时期,稳固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
(3)南移特征
第一,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第二,南移趋势往往出现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第三,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2.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或局部统一的实现,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2)统治者推行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重视兴修水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5)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既能增加税收,又促进经济的发展。(6)统治者积极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又能推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7)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3.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和作用
流向:
(1)少数民族内迁。(3)内地迁往边疆。
(4)华人外流。        (5)外族内流。

原因:
(1)政府移民实边。(2)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明内迁。
(3)躲避战乱。        (4)海外谋生。

作用:
①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
②人口迁移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的发展。
③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南方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重心。

4.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2)标志:明朝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丝织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机户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实质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萌芽。
(3)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4)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

(5)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中国资本主义正常发展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福建西山学校 高中部 高一历史 集备教案

上一篇:《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一地理集备教案
下一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福建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二语文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