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集备教案《人和》第1课时
2014-09-13 10:32:38 来源: 点击:
课 题 | 《人和》 | 备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
主备 | 王兴伟 | 审核 | 游丽梅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技能 | 学生学习选文,在学习中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及词汇等多方面的问题。 | |||||
过程与方法 | 讲解、学生讨论、探究、展示 | ||||||
情感价值 | 比较深入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 ||||||
教学重点 | 通过了解孟子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
||||||
教学难点 | 通过了解孟子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
||||||
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小结、 作业布置、教后反思(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
教学手段、方法 | ||||||
一、导入: 1、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子孙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2、面对这个“和”字,你们想到什么?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相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友好(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地震、雪灾) 、团结和洽(企业) 3、孟子所说的“和”又是什么意思? 二、正文学习 (一)第一则: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1)何为“得道”,何为“失道”? 明确:孔子曰: “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 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三 作业:思考这一则反映了孟子什么思想? 四 :教后反思 |
|
||||||
上一篇:高二语文集备教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下一篇:高二语文集备教案《人和》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