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刘靖《战胜冲动的魔鬼》—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
2014-04-08 14:54:34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今天我交流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感人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准确的数据、真实的事例和具体的方法。这次交流的灵感来自儿子。儿子不满两岁时,一天趁我不注意把我刚买的手机拿到水里当船玩。他的这一错误行为一下子降服了理智的真主、激活了冲动的魔鬼,我狠揍了他一顿。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儿子不仅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那样喜欢亲近我,甚至对我表现了明显的敌意。

西山高中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心得,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战胜冲动的魔鬼。战胜冲动的魔鬼是为了避免体罚的发生。

一、偶思

今天我交流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感人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准确的数据、真实的事例和具体的方法。这次交流的灵感来自儿子。儿子不满两岁时,一天趁我不注意把我刚买的手机拿到水里当船玩。他的这一错误行为一下子降服了理智的真主、激活了冲动的魔鬼,我狠揍了他一顿。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儿子不仅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那样喜欢亲近我,甚至对我表现了明显的敌意。事后,我后悔莫及,同时也有了一些思考:1、一向反对暴力的我怎么这回对懵懂无知的儿子痛下打手?2、我自认为性格比较温和、处事多能冷静,但不论对儿子还是对学生都实施过不同形式的体罚,那么那些脾气稍稍暴躁、容易冲动的老师们呢?3、儿子还小,也还不太能记事,我给他带去的伤痛和他对我的仇恨都会慢慢消逝;我们的学生已经不小了,他们有了正常的思维,我们的“暴风骤雨”给他们带去的心灵伤痛如何痊愈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自此,我开始留意相关的报道。然而接下来了解到的数据和事例让我更加震惊。

二、纵观

(1)近十年,各类调查机构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关于体罚的回顾式调查,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承认自己遭受过不同形式的体罚。

这接近70%的数据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体罚现象非常普遍。

(2)1991年,年仅14岁的兰州一中学生卢治军被班主任体罚成植物人。-------

2011年,年仅13岁的洛阳一初一女生被老师体罚做蹲起动作800个,当天跳楼身亡。-------

二十多年间,类似的体罚案例可谓不绝于耳,让人心痛。2011年,加拿大曾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曾被“体罚”的受访者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

以上真实的事例和客观的调查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体罚的危害。

作为一位父亲,我内心对儿子的爱是如此的强烈;作为一名教师,我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学生。我更丝毫不怀疑天下所有老师对他们学生的爱。那是什么促使内心满怀真爱的我们却常常通过体罚给孩子或学生带去了无尽的伤害呢?是的,正是冲动这个魔鬼。接下来我就谈谈我在消除愤怒,战胜冲动,避免体罚的具体思路和做法。

三、慎行

1、时空阻隔法。哲言说:时间会冲淡一切;俗语云:眼不见心不烦。当最容易引起我暴怒事情(比如学生打架)发生时,我采用的就是用时间和空间来阻断愤怒与冲动的办法,让犯错误的学生先马上从自己的眼前消失。试想,学生不在跟前,你就是再想打他,也是不可能的。等过两节课,气渐渐消散了,心渐渐平静了,再找当事人了解情况,商量解决的办法。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冲动的老师,我建议你学期初就对班级的学生干部或任课老师交代好,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将犯错误的学生带离你的视线。

2、换位思考法。学生抽烟是犯错误,想想我们在他们这个年龄不也是认为抽烟是成熟的象征、抽烟样子很酷,于是偷偷学着大人的样子抽烟吗?学生谈恋爱是犯错误,想想我们青春年少时不也对那种朦胧的情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吗?学生打架是犯错误,想想我们处于叛逆期时不也是好讲哥们儿义气、容易冲动,动辄想用拳头解决问题吗?换位思考,想想我们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所作所思,就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现在的错误了。这样愤怒减少了、冲动避免了。

3、否定自我法。我们很多时候丧失理智对学生施以体罚是因为学生违抗我们的命令,甚至公然顶撞我们。细细想来,这实则是作为教师过强的自我意识在作怪,认为学生就必须听老师的,老师说的永远是对的。在师生相处中,我们老师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然而,从“人”的角度思考,这个世界没有谁一定该听谁的,学生的父母对学生付出了所有,尚且有很多学生不听父母的,你一个小小的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完全听你的。这样,否定自我地位,淡化自我意识,面对学生的错误也就容易理解了。

4、自我安慰法。我们总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丧失理智、容易冲动。我们不妨学学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自我安慰、精神胜利。不妨想想这样的学生性格中的执着与顽强,如将这种执着与顽强的精神用在今天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前途恐不可限量。再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总是中规中矩的学生能成才,但老是犯错误的学生也许更能成才。这样的学生有的更有活力、更有创新精神、更有闯劲。世界上不是有许多名人当初在学校时也经常犯错误吗?这样安慰自己:这孩子将来没准是个栋梁。这样想,我们就平静了。

以上就是我此次交流的内容,有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 刘靖

上一篇:高中部 廖为翔《奔驰女的故事》—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
下一篇:高中部 苏瑞《感恩与励志同行》—西山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