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陈清锋《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学困生的转化》—西山学校课改论文
2014-04-15 09:27:59   来源:福建西山初级中学    点击:

当前,在各个学校都或多或少都存着一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困生,特别是一些中职学校和私立学校,这些学生是占着一大部分,这批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情绪表现为不爱学习,自大,厌学,目中无人;在纪律上表现对学校规章制度无所谓,不遵守校纪校规;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在注意课改情境时,学困生教育在过程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并讨论学困生转化的一些看法及特点,指出新形势下,学困生转化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课改;转化;学困生

 

 

当前,在各个学校都或多或少都存着一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困生,特别是一些中职学校和私立学校,这些学生是占着一大部分,这批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情绪表现为不爱学习,自大,厌学,目中无人;在纪律上表现对学校规章制度无所谓,不遵守校纪校规;在人际交际中表现为要为好胜,逆反,对抗,甚至仇视。所以,这批学生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声誉,教育好这批学生是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面对这群学生,我们应该掌握有效调控学生的方法和技巧,还要让这群学生做出他们应该拥有的成绩。

一、         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尊重他们的成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面对这批学困生,首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才能。当然,这个才能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搭个平台。所以,第一步应该让学困生明确他们目前的任务是学习,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任务。作为一个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自己的修身习性,这时,作为教师要充分引起学困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动机机制。因为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完成学习的重要条件,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有顽强的自制和坚强的毅力,反之,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会在学习上大打折扣,无法完成应该取的学习成果。对于学困生,更要提出学习动机,让他们摆正心态,为达到学习目的而不断努力。

根据心理学表明,对于学困生,一定要注意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学习目的和他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他看到自己的成果,他就会投入更大的热情继续努力,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他所出的劳动无法取得他应该有的成果,他没有看到他的成绩,这时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一个更大的不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败时,应该注意差异,使每个学生铽体验成功,课题由易到难,逐渐完成更难的课题,不断体验成功感。

2、              教师因势利导,加强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

“导”的条件是“因势”,“因”即顺着之意,“势”则指学生实际学习现状,总之是对学生在试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思维、心理等诸多障碍,教师将其归纳总结,作为学生探究的目标,然后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完成自己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学困生的学习上一样要加强学困生的自我约束,严于律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遇到各类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有所发挥,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时,他们就会自动约束自己。

3、树立一些典型模范

在生活中,多树立一些好的学生的典型事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要记录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要利用好学生的闪光点,开一次主题班会,加以宣传,并可以列举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并让学生觉得这事我也会做,为什么我没受到表扬,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1、  当同学发生错误时,应加强思想教育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学困生,要给他们真诚、无私的爱,让他们感到老师是真心对他们好的。没有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是无法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程,没有耐心和毅力,是无法完成的。

在学生犯错误,绝对不能打骂学生,要给学生一定的宽容,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因为是学生总会犯错误的,要加以引导,而且这个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教师做这项工作,要与学生打持久战,不断加以引导,不断进行思想教育,要有充分的耐心,决不能气妥,泄气。

2、  利用时间差,做好转化

因为学生犯错误,总会有原因,在找出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件事情,然后对症下药,当学生处在一个不可调节的冲动的时间时,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能激化,等这个学生稍微沉下气时,再做工作,充分利用时间差,做好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三、加强小范围班级的管理,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周围环境

班级授课制是顺应时代发展,为可满足社会对大量“知识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是为培养适应大工业生产的交往方式和建设民主社会的人的需要而形成的。所以,班级的发展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小范围环境。作为一个教育团体,班级本来的功能是教书与育人合二为一的。然而,自班级授课制建立以来,班级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知识,育人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班级作为一个相对稳定性组织、成为让学生拥有共同的学习、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成长、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亲密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学习共同体。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他就是想犯错误都没机会,因此加强班级建设对于转化学困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首先,要建设和谐的班级情感建设。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功能。在班级建设中,良好的情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要加强情感建设,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可亲的班级集体。其次,加强共进的班级学习建设。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虽然人的学习需要与生俱来,但人不是在任何条件始终保持这种需求的。特于学困生,更要营造这种学习气氛,有计划的开展互帮互学、合作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互补。最后,要有班级精神建设。让整个班级的班风处在一个良好的口碑中,有助于学困生的转化。

四、   利用新课改形势,制订适合学困生发展的学习目标

    在新形势下,各项改革层出不穷,制订一套学团生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这关系的学困生是否能转化的一个关键步骤。一套适合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能大大转化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只有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会感兴趣而近切希望掌握他。因此,能否制订一套学团生的学习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制订的计划不能让学生感到不可能达到,也就是说不能太高,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得到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给他们自信心,进而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目标,要使鼓励在实现教育目标中有积极的价值,应注意具体策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在学生努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语言鼓励和物质奖相结合。让学困生真真切切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五、  加强学困生的心理咨询,全面管理

实行心理辅导员制,专职履行对学困生的管理,为他们制定教育方案,经常和他们谈心,定期组织活动,探求他们思想与行为形成的原因,逐渐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别人,有责任感,遵纪守法,并有一定技能的人。同时学校和家庭必须双管齐下,以避免学生的教育出现的真空带。班主任和家长要加强联系,及时互通学生在校或在家情况。另外,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举办青少年心理、教育方面的讲座,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子女。

在新课改下转话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必须本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慎重,耐心,科学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这批学生改掉不良习气,掌握一门技术,教育好一名学困生,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德行,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叫不好的学生。滴水能空石,绳据能断木。只要我们能持之行以恒,坚持不懈地辛勤劳动,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做好学困生工作,学困生工作一顶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K12网站

2、       中国教育报

3、       班主任杂志

4、       上海教育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学困生的转化

 

作者姓名:        陈清锋      

   作者单位:     福清西山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陈清锋

上一篇:高中部 周宇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山学校
下一篇:高中部 何小波《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