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部 李少华《浅谈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5 15:37:52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李少华
信息时代的今天,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那些因素对学生的吸引远远超越了课堂,使许多学生们对学习已无激情甚至厌学等.同时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美丽心灵的塑造.所以‘‘打造快乐课堂,塑造美丽心灵”是我们高中课堂教学努力方向与要求.这里我自己在课改中对课堂教学的准备、组织、深化的处理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与辅导
事先做好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填写其中部分内容,并在新课的前天晚上收交上来批改,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预习的情况,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前发回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于适当的辅导。例题也让学生课前先去做并上交,然后进行批改与分析,于课前发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受到老师的约束,学生的思维也更开阔。等第2天上课让学生展示时,你就会发现学生会想到各式各样的方法。学生讲题时会更有调理和底气。在加上导学案上启发诱导式的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预习和自学,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学生在课前做了导学案预习之后,对于知识点和解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心理都有了个底,上课时就更具有目的性,题事先去思考了,哪怕没有作出,当课堂拿出来经过小组讨论,同学演板与讲授,和老师的点拨下,很容易彻底弄明白。不像以前事先没有思考过,老师讲解时又更不上,等老师讲下一题甚至几题时,他还停留在这个题上,结果一堂课下来很多没听到的。由此可见此法的优越性。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一般采取故事引入(或问题引入),事先在编构一个情景故事,(或者通过一个情景故事提出一个问题,让说本节课结束后这个问题你就可以解决了掉起学生的胃口)并且由这个故事展开讨论,一层一层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探究,逐步完成导学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从探究的结果逐步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通过问题探究形式,学生讨论形式,逐步完善和深化知识点。
先让学生进行补充,最后老师进行点拨。通过活动“小试身手”让学生对刚学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加深。再进行课堂“大展拳脚”活动
第一环节“小组任务分配”,分配小组负责相应例题和变式题的讲解(这些题都是课前去做了或思考了的)具体分配方法:小组自愿选题,或电脑随机抽签分配。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讨论”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他们组所分到的题,如何解?如何讲?都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优?并安排好哪个成员上去板书,哪个负责讲解?讲解时要注意哪些?
第三环节“小组精彩展示”这个环节各小组将分派一个人上黑板板书做题,并进行讲解。(讲解和板书可以是不同的人)
第四环节“大家来找茬”这个环节主要是在某个小组讲解完题之后,由其他组来找出该组讲解题过程中,讲解的方法是否正确?有哪些步骤需要完善?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有没有比他更优越的方法?如果有更好的方法的话?或者有不同意见的话。将进入“终极PK”环节,把方法展示出来对比,有全班进行点评。
第五环节“教师点拨”这个环节,对同学们讲解和找茬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说明,和对本节课类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评。
3.课后巩固与辅导
对于每节课的知识,和例题与变式,都进行一个分析与总结,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如果有课堂上没搞懂的知识,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解决。老师课间或晚自习下到班上去了解各组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
相关热词搜索: 李少华
上一篇:高中部 李建国《西山“贤”文化》—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高中部 廖声文《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