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邱凌云《月明有思》—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15 15:49:10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文人雅士之所以对月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她是柔和的,她是清澈的,她是圆润的,也许是因为她千年流转,她不似太阳的永恒形状,在她的阴晴圆缺中,我们看到时光的承转流变,命运的悲欢离合。她是迷人的,她亘古永存,却又盈缺变幻。

万古长空,今古之人,在明月前,心中的块垒总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文人雅士之所以对月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她是柔和的,她是清澈的,她是圆润的,也许是因为她千年流转,她不似太阳的永恒形状,在她的阴晴圆缺中,我们看到时光的承转流变,命运的悲欢离合。她是迷人的,她亘古永存,却又盈缺变幻。

亘古不变的除了月亮,还有太阳。太阳是稳定的,热烈的,圆满的,它给予我们光和热。人向太阳学会进取、奋发、超越,向月亮学会沉静、婉转、淡泊。阴阳平衡,所以生生不息。

如今,大多数时候我们把夜晚交给了应酬,交给了网络,交给了我们的电视机,交给了周公。我们看似热闹,实则落寞。也许某个不经意间,抬头凝望,也望见过她的皎洁,原来月色美得如此触目惊心,她从不曾试图占领我们的内心,却静静地带走了所有的情绪。

张若虚曾望江长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还是那轮月,而人非当时之人。月亮的永恒在让望着她的人羡慕、嫉妒、感伤。她始终在那里看着我们欢乐悲戚,所以人对月时常有“千里共婵娟”的期许,常有“抱明月而长终”的愿景。

很喜欢一句穿越时空的绝对——“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唐朝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总觉得后句太过耀眼,前句起势太弱,读起来不够味,后句的光芒遮蔽了整首诗,就如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人忘却了整篇词。百余年后北宋石曼卿的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不期然竟与“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对成绝。“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如果苍天有情,看尽人间爱恨离别、恩怨情仇,大概也会渐渐老去。如果月亮心中没有深情,没有自己隐隐的幽怨,为什么不夜夜圆满呢?

山川草木、江河湖泊、日月星辰,皆因世人的多情变得多情,我们的内心是否也因它们而柔软过?

 

                                  高中部:邱凌云

                                  2013年10月23日




相关热词搜索:邱凌云

上一篇:高中部 廖声文《资本要素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原则的互逆性》—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高中部 张艾平《新课改下提高地理教师综合素质之方法》—西山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