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刘靖《浅谈用积累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2014-04-09 19:57:36   来源:福建西山高级中学    点击:

当今语文教学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语文材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来检验他们对这种能力的具备情况。然而笔者自从教以来,每当布置作文听到的都是“不会写”,“没什么可写的”之类学生的抱怨。

                             

西山高级中学   刘靖

 

当今语文教学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语文材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来检验他们对这种能力的具备情况。然而笔者自从教以来,每当布置作文听到的都是“不会写”,“没什么可写的”之类学生的抱怨。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呢?根据“三维”教学观点,“阅读、积累、运用”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入手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积累的语文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生活体验,以及积累形成的品德因素来进行写作。

一、积累综合知识进行写作

 我们知道,死读而不善用者,常被称为“两脚书橱”。用以讽刺死读书不会活用的文句不胜枚举。那么,怎样调动知识储备?我们认为,根据文体的不同,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用法也不同。

 1 、如果写事理一类的说明文,就必须根据自己所学的有关的知识储备,尽量占有材料,查阅资料,务求说明准确。

2、如果写记叙文,在描写某种特定的情景时,不妨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故事、典故等知识来创作。这样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比如笔者曾写了一篇改写故事《西游记新编》,该文以想象为基础,借古讽今,叙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后都卷入经济大潮,来批判当今社会的文人下海盲目现象 。笔者以此文作为调动综合知识的例子打开学生的创作源泉,学生深受启发,写出了不少值得一读的作品。

记叙文写作中调动知识储备不仅仅限于借古讽今,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巧用知识,可使文章构思新颖。如果善于调用文章的章法、词汇、语法知识与所写内容有关的知识,不仅可使文章内容正确丰博,还可使文章形式趋于完美。

3、如果写议论文,就必须调动所学过的哲学知识,学会运用哲理分析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在论证观点时,可以调动积累的历史知识,以史鉴今,或以名人事例论证。

二、积累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

没有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学生写好自己及其家庭生活并不难,只要引导得法,自能出佳作。但要将笔触伸向社会与自然,就需要平时多体察人情世态与大自然风光。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做书呆子,而应该参与社会,走向自然,用手中之笔反映社会生活,描绘自然风光,培养进取精神与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终极关怀的品质。

笔者认为为了配合写作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生活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如到工厂参观,到郊外踏青,到政府部门采访,到菜场、街头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激发了写作兴趣,丰富了生活积累,自然也产生了许多佳作。

三、积累正确的道德观用以指导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只讲作文知识,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品德因素,那么学生不仅在品德修养方面收效甚微,而且写出来的作文也必定苍白无力;反之要求学生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写好作文,那么在做人与作文两方面都会大有收获。

1、激发社会责任感来指导议论文写作

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要写议论文,恐怕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考试。议论文应该是社会责任感的产物。学生不明此理,平时不关心时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生活积累,下笔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写作中往往无的放矢,观点陈旧。

针对学生这种状况,笔者倡导开展“看、读、听、说、写”活动。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安排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杂志;听学校或电台广播;语文课前短时演讲;写作周记,也可以给广播室投稿。平时培养了责任感,课堂写作也就好办了。课堂上我们一般运用“故事与名言激励”、“范文引路”、“热点问题讨论” 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平时材料积累多了,每每论题一出,学生们便灵感如涌,力陈己见,课堂气氛颇为活跃,动起笔来,笔下生风。

 2、指导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溶入真情。

记叙文是饱含感情的文体。笔者在写作指导课上,尝试着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用真情来进行写作。或用精美的范文引路,或以动情的故事营造情感氛围,或以鼓动的演讲引发写作激情。这样,学生一方面学会用真情写作,另一方面也有了求真的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将自己的作文当成是自我道德的评判与检验,认为作文是要弘扬真善美的,是要鞭挞假丑恶的。他们打开了封闭的心灵大门,坦诚地露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写真情也就再也不会感觉没什么可写的了。在笔者长时间的鼓动下,全班同学的情感闸门渐渐打开了,都能尽力去用心写作,将自己的真实的人生感悟表达出来。

青少年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热爱祖国,集体荣誉感强。我们在写作中要很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引发他们至纯至美的天性,让其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这种不加任何修饰显现本色的文章,往往写得非常精彩。

总之,充分调动思想品德、综合知识、生活体验这三方面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局限于写作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累,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并使学生懂得要先做好人,才能作好文,而作好文也是做好人的体现,使写作教学形成“做好人   作好文   做好人”的良性循环,从而搞好语文素质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刘靖

上一篇:高中部 范秀植《留意身边的小事 叩响写作的风铃》—西山学校德育论文
下一篇:高中部 刘静《浅谈音乐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西山学校德育论文